中央空调系统运行和调节中的节能方法
I.中央空调系统的经济运营和技术管理
1。定期检查并改善机柜结构,设备,水和空气输送系统的绝缘性能,并根据GB4272进行实施。
2。在满足生产技术和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地降低了建筑物中央空调的温度和湿度标准,并适当地提高了回流空气的温度差以及供应和返回水的温度差。
3。就确保最小的新鲜空气量的前提,合理地控制并正确使用了室外新鲜空气量。
4。定期检查和修复水和空气输送系统,以减少系统泄漏。
5。定期维护和验证自动控制设备和监视干旱计。
6。加强中央空调水系统的水质管理。
7。建立规则和法规,例如操作管理,维护和维护。
8。为操作日志和设备建立技术文件。
9。管理和运营商必须接受培训,并且只能在通过评估后接受他们的职位。
10。主管部门定期派遣特殊人员检查相关规则和法规的实施。
2。控制合理的工作参数
1。从节能的角度来确定室内温度和湿度是节能的重要因素。在确保生产过程和人类健康的条件下,夏季室温每增加1°可以将热负荷降低约11.2%。在夏季,如果室内空气湿度从60%增加到70%,则可以节省约17%的能源。根据数据,仅将夏季的室温提高1℃可以将中央空调项目的总投资减少约6%,并将运营成本降低约8%。美国国家标准局认为,将夏季室温从24°C升高26.7°C可以节省15%的能源。
2。新鲜空气量控制,新鲜空气负荷占中央空调总负荷的20%至40%。标准价值的选择对于节能非常重要,不能忽略。新鲜空气的引入主要是为了满足人员的卫生需求以及中央空调在某些过程中所需的室内和室外压力差。新鲜空气的数量直接影响中央空调的负载,从而影响风扇,冷水泵,压缩机,冷却水泵以及中央空调系统的冷却塔风扇的功耗。通常,设计根据大多数人和最激烈的活动来确定新鲜空气量。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如此大量的新鲜空气几乎是不必要的,这会导致大多数中央空调期在能耗下运行。更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在室内空气中使用二氧化碳含量来控制新鲜空气量。大型酒店和酒店,购物中心,餐馆,多功能大厅和大型会议厅等的公共场所需要以大量新鲜空气发送。在整个系统的实际操作中,室外空气温度和湿度随季节而变化。因此,及时调整新鲜空气的比率可以节省能源。例如,一个日本购物中心从周一到周五将新鲜风减少了50%,并将总冷却负荷降低了30%。
3。冷冻水的供应和返回水之间的温度差,中央空调供水系统的电力传输和分布约占夏季冷却期间整个建筑物电力电力的12%-24%,因此水系统的节能非常重要。目前,较大的流量和较小的温度差异很常见,设计和返回水之间的温度差异通常为5℃。某些高层酒店和酒店的中央空调水系统的数据表明,夏季冷藏水系统的供应和回流水之间的温度差为3-4℃,而更糟的是1-1.5℃,这会导致实际水流量大于所需的水量,从而大大增加了水系统的动力。
4。冷却水入口温度。根据经验,每1°降低冷水入口温度可以节省1.5至2.0%的电力。在冷水主装置的特性以及室外温度和湿球温度的局限性下,应尽可能降低冷却水入口温度,以节省冷水主装置的功耗。在较低的冷却水温下,冷水主装置的功耗降低,但是冷却水塔的功耗增加,并且有最佳的工作效率点。应考虑冷却水塔以及冷水主装置的运行,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为了实现最佳控制,冷却水的设定温度应随室外温度和湿球温度而变化。
5。冷却水循环,减少冷却水循环可以减少冷却水泵的功耗。如果可以与冷却水主装置和冷却水塔一起选择具有较大温度差异的设计,则可以降低水流量,从而降低冷却水泵的初始安装成本和操作成本。
6。冷却塔风扇控制。在大多数设计中,冷水宿主配备了冷却水塔,并且水塔的起步和停止与冷水宿主有关。由于中和大型系统中的冷水主单元数量大量,因此冷却水塔的数量也很大,这很难管理和维护,并且由于中央空调的负载和室外温度条件的变化,因此无法调整风扇的功耗。当水处理量大于300m3/h或更多时,方形冷却塔可以实现多扇形控制。随着水处理的增加,球迷的数量可能会增加。随着夏季室外湿球温度的变化,方形多扇形冷却塔可以增加并减少风扇数量。它更有利于白天和黑夜之间温度差异较大的区域节能。
7。调整工作时间。酒吧和其他夏季娱乐场所的营业时间通常仅开放,较晚的业务,大约是19至22:00。中央空调系统将在业务前2到4个小时进行操作,并且外壳结构的冷却能力将慢慢降至设计温度的下限或略低于该值。这样,当室内热负荷在营业后逐渐增加时,中央空调设备仍可以在低于峰值负载下运行,实现了“预冷”的目的,以降低中央空调设备的容量,这相当于将设计的冷却负载减少约25%。
8。适当调整冷水宿主的设定温度。在夏季,中央空调主机的电力消耗可以达到酒店总消耗的55%以上。适当调整冷水宿主的设定温度可以实现更好的节能效果。冷水温度越高,宿主的功耗速度越低。每增加1次,节省的功率约为3%。调整冷水温度时,必须满足负载端的温度要求。有两种设置冷水温度的方法:一种是根据室外温度设置冷水温度;另一个是根据热负荷设置冷水温度。